首页|新闻|图库|教育|房产|旅游|公告|汽车|财经|健康
你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旅游频道 > 人文地理

兴义地名的由来


   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、行政区域居民点取的名称,探究这些熟知地名的由来,有助于我们解读兴义历史文化。1.2万年以前,古人类“兴义人”在兴义生息繁衍,战国时兴义为夜郎辖地,秦代开始置吏,蜀汉设汉兴县,东晋南北朝设南兴县,唐设附唐县,治所在今黄草街道办。宋属宋杞国,元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总管府,明代改隶四川布政司,永乐十一年始隶贵州,政区沿革几经变更,到1798年置兴义,1988年3月撤县建市,兴义地名沿用至今。从历史学的角度看,兴义地名来源大致可以分三大类。  
    一、少数民族地区地名  兴义的地名命名情况非常复杂,但从现有地名资料来看,少数民族地区地名,以彝族、苗族和布依族语命名者居多。  
 

    (一)彝语地名  兴义的彝族,主要分布在鲁布格、七舍、乌沙等地。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,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。从音节上看,彝语地名以双音节为主,其次是三音节,没有单音节地名。彝语地名与汉族地名有些类似,因汉译名和书写名的关系,在公布的地名中有三个字或四个字的。如鲁毗,彝语“鲁匹克”(以鲁布格发音相近),意为狩猎之地;卧嘎:彝语“模嘎”变译音(一说是苗族的译音,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下面表述),意为有山有水的地方;长冲:彝语,意为“岩石冲子”;阿依:意为大爷等等。彝语地名特点:  一、彝族人民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,以家支为单位,他们在自己的地方生产,命名方式多以家支名称相称;二、在兴义长期受彝族土司统辖,他们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,与中央王朝是宗属关系,接受中央册封,改土归流后,才结束了这种局面。各土司土目在当地长期居住,人们都以土目家族冠以当地名称,这些地名有乌沙,因明代以前此地属东爨乌蛮的辖地,有一沙姓居住于此,势力较大而得名;三、自然物命名相当普遍。如:黄泥河,意带龙角的渡口,因大量开垦农地水土流失,而形成水沟,弯弯曲曲而得名;威舍,意指开满金黄色花朵的地方,因该地生长花草而得名。佳克,意为一堵乌花色的岩下面,等等这些,都是因为当地有典型自然物,而得名。通过彝族地名的研究,可以了解彝族的迁徙史。  
   
    (二)布依语地名  比较肯定的是,以“纳、坝、板、巴、秧、染、艾、洛、省”或与之偕音的字冠首的地名,与布依族关系密切。这一类名称在兴义历史上特别多,现在也还不少。如“纳录、纳灰、纳省、板江、巴结、歪染”等。原来,在壮侗语(布依语属壮侗语系)中,“纳”是水田,“板”是村,“波”是河,“秧”是水,“染”是家,“巴”是口,“艾”是酒糟,“洛”指山间洼地,“万”是大叶榕,“洛万”,意为地处洼地,左右环河且生长大叶榕的寨子;“坝达”意为河流汇合口;“坝佑”,指生产雄黄矿物的大山垭口;“省”:哄小孩的意思。布依语的构词方法是通名前置,这一点与汉语相反。布依族是“水稻民族”,喜居水边,他们聚居的地方以这些字作地名自然很常见。实际上,这类地名分布很广,从广西往西,北至云贵南部,南一直到泰国境内,都很容易找到。广西的百色,当地音读作bose,贵州可能会读成“波色”。  (三)苗语地名  苗族是兴义主体少数民族之一,因受到异族攻打便迁往高山地方,苗族迁入后,便与彝族相遇,以土司为保护伞,但却成为土司奴隶主的财产。苗族既然成了彝族土司的财产,奴隶主则可以任意处置以至生杀予夺,“布诺”奴隶主嫁女时,肯定有奴隶陪嫁,苗族的青年男女成了陪嫁的财产,和彝族奴隶主达成协议成为其奴隶。因此,在兴义少数民族地名中以苗语命名的地名相对较少。  “嘎”字,是市境地名中常碰见的字,过去往往写作“戛”。

    “戛”读音为jia,显然有误。“嘎”的意思,有人说是山间平地,有人说是垭口,有人说是大寨子,本人也莫衷一是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绝不是来自汉语。究竟来自何民族,其准确意义是什么,还有待专家研究。

    “箐”字多见于苗族居住地名中,其意指原始森林,苗族传说言其祖先迁来之初就居住在箐口。“箐”,大约与苗族先民的历史遭遇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。  现在,苗族同胞居住地名中,大多数是以汉语命名,这有其历史渊源。我们知道,自秦汉以来汉族人便陆续迁入贵州。西汉时,为弥补巴蜀二郡租贼之不足,朝廷“乃募豪民田南夷”,这批豪民应是落籍贵州最早的汉人。两汉时期的汉族移民,主要是以屯军的方式进入贵州,以“部族”关系相结合,驻扎在重要军事据点,以后逐渐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姓。西晋时,部分汉民因避乱迁入贵州,南北朝时期,中原纷乱,汉族人口不断南迁,其中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,形成一些地方性的移民集团。从秦汉至两宋移入贵州的汉人,在“夷多汉少”的情况下,大都“变服易俗”,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,以致被视为“蛮夷”的一部份,因此,数代居住在兴义,现在仍称自己的祖籍为“湖广”、“江西”、“南京”等,不一定准确。   二、汉族地区地名  众所周知,兴义汉族大量迁入时期是元明清三代,汉民族的迁入方式有:军屯、民屯、商屯三种。因此,当汉人进入贵州以后,在各交通要道设立卫所,派兵驻守,控制城市、重镇及其附近的地区。原来在此生活的彝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,则被迫放弃城市、重镇和交通要道。彝族先民虽然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,土司的权力遭到了削弱,但这个时期还是土司统治时期。彝族在其民众中仍然具有号召力。直至清朝时期,改土归流后,彝族首领真正失去统治权力,由外来官员对该地区进行统治,许多地名才采用汉语命名。  我们现简要看一下汉语地名的来源。如黄草坝:因生产金钗石斛(黄草)得名;毛栗寨:因境内盛产毛栗而得名等等。在如带“屯”字的地名,现在沿用的下五屯、科佐屯、景家屯、郑屯和万屯等等,在兴义有“十八屯”。为什么有这么多带“屯”字的地名,与古时的军队屯垦有关。朱元璋为扫除西南地区的元蒙残余势力和不愿臣服的土司政权,分别于洪武十四年(1381)、洪武二十一年(1388)两次调集湖广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共30万大军征南,史称“调北征南”。同时在这些地区设置以军制为主的营(黄坪营、布雄营和捧乍营)、卫(安南卫)、所政权,并令留守军队就地屯垦,七分屯种三分武备,亦农亦军。其后又将屯田之兵的父母妻子儿女共20万人迁至戍地,史称“调北填南”。又令军士无妻者就地完娶。以这种方式加强西南地区的武备力量,巩固大明政权。兴义当属“征南”范围,故在这一时期建立了数处千户所、百户所政权机构,并划拨大量土地用于军队屯垦。因军屯的目的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,做到粮食自给,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,划拨的屯田区域自然条件较好,土地比较平坦肥沃,故成了首选之地,因此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与当时屯垦有关的众多“屯”字地名。另外,兴义与明代军队屯田有关的地名有堡、如“黄泥堡、三堡”等,更能证明600多年前,明代军队曾在兴义驻军屯田这一历史史实,并由此产生了与屯田有关的地名。以上可以看出,汉语命名特点是以当地的比较显著的自然物、军事等命名的。有以下特点:  地形性:兴义一般海拔在1000~1400米之间。最高点在七舍白龙山,海拔2207.2米,最低点为马别河汇入南盘江处的岔口河,海拔630米,居住在该地的各族人民,根据该地形状建村落寨,修路架桥,拦水筑坝,并命之以相应的名称。兴义山峰、河流较多,给人们构成了无限的遐想。因此,兴义的山峰、河流、地貌、地形等成了当地很多地名的来源。对地名内容的丰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。   历史性:兴义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,并且中央王朝对此地开发较早,早在秦国时期开始设吏,蜀汉时期,设汉兴县,不同时期分属不同的郡县管辖。现在兴义仍然沿用历史名称,直到清嘉庆三年建置兴义县,兴义的名称才算固定下来了,并沿用到现在。因此,兴义地名具有历史性特征。   地域性:兴义的地名有明显地域性特点,比如在交通要道及沿线以十二生肖命名的现象较为常见,在一些人口稠密的村落,一般以姓氏命名,如猪场坪、猪场村和袁家坝、景家屯、易家湾等。可以看出兴义民族迁徙史。   三、传说地名   兴义还有许多地名源于传说。如顶效的查白、巴结的梅家湾、南龙古寨、平安九寨等,都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。这在黔西南州政协和兴义市政协编撰的《兴义民间传奇》中早有记载,此不赘述。其实,除了该书记载的外,象这样的传说,民间还多,爱好者如常到民间多找耆老攀谈,一定大有收获。  综上所述,我们通过对兴义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名的研究,探索出其地名命名的特点,对揭示各民族的迁入时间,民族分布区域、演变情况等,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。

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,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,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。
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,新闻邮箱:ldqxnw@163.com 有奖报料电话:0859 -3224873
 网友评论  (共有 0 条评论)  
姓名: (文明上网,从理性发言)
匿名发表
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。

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:0859-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:ldqxnw@163.com